【试卷页数】:共54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3.65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cgnk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xxjy/666.html
教材名称:《教育学》(第七版)
主编:王道俊,郭文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次:2016年6月
ISBN:9787107251375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11章试卷-章节练习试题
第十一章 美育
第一节 美育概述
第二节 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第三节 美育的实施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德育的狭义定义是指什么?
A. 社会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区德育 D.家庭德育
正确答案:B
解析:狭义的德育特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A. 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文化传承 D.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C
解析:虽然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但它不直接对应于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3.品德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A. 教师的教导 B.学生的自我反思 C.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内部矛盾 D.家庭环境
正确答案:C
解析:品德发展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自生活主体的活动和交往的需要,内部矛盾成为品德发展的动力。
4.德育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者应起的作用?
A. 主导作用 B.客体作用 C.引导作用 D.榜样作用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客体作用。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A. 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惩罚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惩罚性原则不是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之一。我国中小学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6.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什么过程?
A. 分离过程 B.统一过程 C.对立过程 D.融合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的途径?
A. 课堂教育 B.社会实践 C.家庭教育 D.惩罚教育
正确答案:D
解析:惩罚教育不是德育的途径,而是一种可能的教育手段。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和校园文化等。
8.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主要依赖于什么?
A. 教师的教导 B.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C.家庭的支持 D.社会的环境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A. 因材施教原则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C.强制灌输原则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强制灌输原则不是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遵循的原则。德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等原则。
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教导下个体品德的自主建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数的过程
D.德育是学生德育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不包括提高学生分数的过程。德育过程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单纯提高学生的分数。
11.德育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 学生的兴趣爱好 B.社会发展的要求 C.教师的个人偏好 D.家长的教育期望
正确答案:B
解析:德育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品质。
12.品德形成的关键在于什么?
A. 道德知识的传授 B.道德情感的培养 C.道德行为的实践 D.道德意志的锻炼
正确答案:C
解析:品德形成的关键在于道德行为的实践,通过实践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13.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强制灌输 B.疏导引导 C.放任自流 D.严厉惩罚
正确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疏导引导的原则,通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14.在德育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
A. 家庭环境 B.学校教育 C.社会风气 D.学生的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D
解析: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部条件,而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是外部条件,对学生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15.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A. 单纯说教 B.强制要求 C.情感共鸣 D.严厉批评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者通过情感共鸣等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使道德认知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
16.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品德问题?
A. 忽视小问题,关注大问题 B.严厉批评,立即纠正 C.耐心引导,逐步纠正 D.放任不管,自然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者应耐心引导学生,逐步纠正其品德问题,而不是忽视、严厉批评或放任不管。
17.德育过程中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什么?
A. 知识与行为的完全一致 B.知识与行为的相互促进 C.知识优于行为 D.行为优于知识
正确答案:B
解析:“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知识与行为的相互促进,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18.在德育实践中,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A. 对所有学生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 B.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C.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品德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途径的有效方法?
A. 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 C.情感陶冶 D.严厉惩罚
正确答案:D
解析:严厉惩罚不是德育途径的有效方法,它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0.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A. 通过说教灌输 B.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C.强制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D.忽视学生的道德需求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者应通过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21.在德育过程中,强调“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了哪种德育方法?
A. 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以身作则”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体现了榜样示范法的核心理念。
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陶冶教育法的具体运用?
A.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熏陶 B.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
C.利用艺术作品进行情感感染 D.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说教
正确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主要通过文化、艺术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而直接的道德说教不属于这一范畴。
23.在德育评价中,强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原则主要是为了什么?
A. 提高评价效率 B.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减轻教师评价负担
正确答案:C
解析:多元评价主体和多样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通过“情感共鸣”来增强德育效果?
A. 通过严厉批评引起学生注意 B.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
C.与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建立情感联系 D.直接讲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情感共鸣”要求教育者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通过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德育效果。
25.在德育实践中,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材”字?
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B.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
C.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教学 D.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
正确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材”指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和德育。
26.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课程的特点?
A. 思想性 B.知识性 C.实践性 D.娱乐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德育课程主要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而娱乐性不是其主要特点。
27.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A. 通过直接告诉学生对错 B.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讨论和案例分析
C.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严格监督 D.忽视学生的道德判断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者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 思想品德课 B.课外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家庭教育
正确答案:D
解析:家庭教育虽然对学生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它不属于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29.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平衡“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关系?
A.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B.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C.只注重严格要求,忽视尊重信任 D.只注重尊重信任,忽视严格要求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者应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实现“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平衡。
30.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A.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C.注重形式,忽视实效 D.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者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热爱学生、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而“注重形式,忽视实效”则违背了德育的实效性原则。
31.在德育过程中,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了哪种德育原则?
A. 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式强调通过讲道理和激发情感来引导学生,这体现了疏导原则。
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德育的间接途径?
A. 学科教学 B.班主任工作 C.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D.课外校外活动
正确答案:B
解析:学校德育的间接途径通常包括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等,而班主任工作属于直接途径。
33.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A.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说教 B.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反思自身行为
C.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严格监控 D.忽视学生的道德自我发展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者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并反思自身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4.下列哪一项不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A. 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法制教育 D.专业技能教育
正确答案:D
解析: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而专业技能教育属于智育范畴。
35.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品德差异?
A. 忽视差异,统一要求 B.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C.强调差异,制造对立 D.消除差异,追求一致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陶冶教育法的实施方式?
A. 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说服教育
正确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方式,而说服教育属于说服教育法的范畴。
37.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教”字?
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B.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C.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教学 D.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
正确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教”指的是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38.下列哪一项不是学校德育的目标?
A.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正确答案:C
解析:学校德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以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重要,但属于智育和体育的范畴。
39.在德育评价中,强调“过程性评价”主要是为了什么?
A. 提高评价效率 B.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 C.减轻教师评价负担 D.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过程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品德状况,并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40.下列哪一项不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策略?
A. 正面引导 B.严格要求 C.惩罚为主 D.尊重信任
正确答案:C
解析: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策略包括正面引导、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等,而“惩罚为主”则违背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和尊重信任学生的要求。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6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5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4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3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2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0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9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7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6章试卷-章节练习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主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